新闻中心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路在何方?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动着零部件市场。但在总量增长的背后,中国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很不乐观,已影响到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后劲,成为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行业呈“小而散”

 

  去年,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会组成联合课题组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了调研,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花都汽车论坛上,首次公布了较详细的数据:国内已经形成了整车产能3100多万辆,在建的新产能超过了600万辆。目前国内零部件行业聚集约10万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万亿元。

 

  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产值在汽车工业总产值中占半壁江山。目前2016年数据尚未正式出炉,2015年中国零部件企业工业产值约为3.8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万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6%8%,而外资、合资企业的利润率则超过15%。这意味着,在投入同等成本的情况下,外资企业所获得的净利润高出内资企业一倍以上。而这正是由于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小而散”的特性所决定的。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10万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中,年产值达20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仅有约1.3万家。从企业性质分布看,小型企业占62%,中型企业25%,大型企业9%,大型零部件企业非常少。

 

  业内专家表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重复,分散厂点多、规模小,核心技术匮乏,这与汽车工业采用的全球采购、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趋势反差很大,从而也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差异,加之国内“外国的月亮更圆”的传统消费观念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一再紧缩,使得本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处境艰难。

 

  当然,国内汽车产业链在完整、自主、完全、可控的目标下仍然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产业链有短板,企业综合实力欠缺,上下游支撑不足,品牌溢价能力差。虽然国内零部件行业体量规模不断扩大,但大部分是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价格竞争,主要原因是企业创新投入不足,产品核心竞争力薄弱。数据显示,我国零部件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在2015年仅为2%

 

  外资垄断市场

 

  当前,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方方面面,部分产品和技术几乎为其所垄断。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满足配套零部件种类大约为1500余种,我国在电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等高附加值零部件产品领域基本上空白,均由外资控制。外商独资及合资汽车零部件公司在EMS发动机控制系统、安全气囊、ABS系统、三元催化器、电动天窗、空调系统、汽车座椅总成、电动玻璃升降器、照明系统、自动变速箱、高压燃料泵等系统和部件方面,控制了高达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汽、柴油发动机方面,由日本三菱、五十铃所垄断,国内自主品牌多数车企均使用这两家企业的发动力。而重型柴油机则由美国康明斯公司提供,宇通、金龙、青年、中通等客车企业大都使用其产品。 此外,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丰田集团下属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的市场份额超过了60%。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上述三家外企贡献上千元的利润。而以德尔福、伟世通、法国佛吉亚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几乎为国内大部分的乘用车企业设计、制造内饰与外饰部件。总之,目前国内零部件企业基本处于“V”型产业链的低端,高利润的关键核心零部件基本由外资企业垄断,成为汽车产业链的严重短板。

 

  与此同时,这些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打造的从技术开发、培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完整体系也已经成型,并开始按照Z佳分工和布局整合它们在中国投资的企业。而目前中国汽车行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让外资零部件企业加快了其在中国的扩张步伐。

 

  亟待转型升级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原来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引进很多外资企业与中国合资,从中确实学到了一点管理经验和技术,但是核心技术拿到手的微乎其微。面对供求矛盾日益激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行业洗牌难以避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也表示,汽车产业在发生重大变化,汽车需求增速下降,消费升级加速,以及自主品牌普遍开始正向研发,这些对零部件厂商提出新的要求。

 

  现在,大力发展创新型产品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国家应对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扶持这些企业尽快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希望国家建立零部件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无偿或非盈利有偿地为零部件企业提供研发、人才招聘、检测认证、对外合作等服务。

 

  此外,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加快扩大企业规模,注重全球资源整合与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兼并重复资产,除掉过剩落后产能。亟待组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具有竞争力的本土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通过骨干企业带动汽车零部件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提升。

 

  另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应抓紧时间“补钙”,尽快强筋健骨。应抓住“由大变强”这个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节能减排这个中心任务,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产业科学发展,实现零部件产业的升级。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下一步除了提升品质、控制成本外,更要像吉利汽车等企业一样走向海外做并购,并由此掌据相关技术,开拓新的市场,提升利润空间。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17-03-06 12:46:22